根据湖南日报报道,天津迎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以来最齐整的一次外长理事会会议——10个成员的外长齐聚一堂,围绕国际和地区事务展开密集磋商。会议开场便释放明确信号:作为轮值主席国的中方,正以实际行动推动上合组织从“机制化合作”向“实质性联动”升级。10国代表围绕安全协作、经济融合、地区热点等议题交换意见,更受瞩目的是,中方安排阿拉格齐单独会见王毅,这场闭门会谈的内容,很快成为外界解读中伊互动的重要窗口。
伊朗外长阿拉格齐(资料图)
阿拉格齐此行的诉求并不隐晦。过去一年,伊朗面临的国际环境持续收紧:美西方以“核问题”为由施压,以色列在地区频繁军事动作,沙特等周边国家对伊态度微妙。中方如何回应成为焦点。而王毅的表态,用四个“支持”给出清晰答案——继续支持伊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;支持伊方抵御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;支持伊方通过政治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;支持伊方秉持睦邻友好原则,同周边邻国持续改善发展关系。这四个“支持”看似概括,实则覆盖伊朗当前最迫切的需求:从维护国家尊严到应对外部干涉,从解决核问题谈判到缓和周边关系,中方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展开剩余65%为何这四个“支持”对伊朗如此重要?不妨看看伊朗的现实处境。过去几年,伊朗虽与中俄等国深化合作,但始终面临“支持力度是否足够”的质疑。比如在核问题上,伊朗多次强调“不发展核武器”的底线,却因缺乏有效国际背书,谈判屡陷僵局;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上,部分海湾国家受外部势力影响,对伊合作态度谨慎。
伊朗外长阿拉格齐(资料图)
中方的“四大支持”,本质上是为伊朗构建了一套“行动指南”——既明确反对霸权干涉,又鼓励伊朗通过对话解决问题,还主动推动周边关系缓和,这种“既撑腰又指路”的姿态,让伊朗看到了务实合作的希望。
上合组织的全员参与,为这种支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。作为全球覆盖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区域性组织,上合的独特性在于“安全”与“发展”双轮驱动。从安全层面看,上合长期在反恐、边境管控等领域开展联合行动,成员间情报共享、联合演练已成常态。对伊朗而言,若能在上合框架下与其他成员深化安全协作,不仅能提升自身应对地区风险的能力,还能通过集体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。
从发展层面看,上合框架下的自由贸易协定、能源合作机制,为伊朗提供了绕过美西方制裁的“替代路径”。比如伊朗的石油可通过上合能源网络进入中亚、南亚市场,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也能借助成员间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扩大出口。这些实际利益,比单纯的“口头支持”更具吸引力。
伊朗外长阿拉格齐(资料图)
阿拉格齐的“任务”完成得不错。他回国后需要向哈梅内伊汇报的,不仅是中方的“四大支持”,更是上合组织作为“可靠依托”的现实意义。对伊朗而言,加入上合不是终点,而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合作之门——这里有安全协作的平台,有经济发展的机遇,更有不被大国“随意拿捏”的底气。
从更宏观的视角看,这场外长会的意义早已超出双边范畴。它折射出的是,在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博弈加剧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通过区域合作组织维护自身利益。上合组织用24年的发展证明:真正的多边主义,不是搞阵营对抗,而是通过平等协商、互利合作,为每个成员创造更安全的发展环境。伊朗的积极参与,中方的“四大支持”,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注脚。
发布于:江苏省瑞和网-证券配资公司-短线杠杆配资网-炒股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